“全球线上化自动化因为疫情加速实现,并且给人们带来永久性生活改变。”
“中国经济下个10年增长的核心动力,将来自科技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供给侧创新。”
“总体来看,中国经济发展至今,下一阶段最大的挑战在于效率不够高,但好在数字化、IT化、云端化都在快速推进,在新基建的基础上,特别适合拥抱新技术,尤其是通过人工智能的叠加将形成‘特效药’,在一些特殊的传统领域里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,同时能够节省更多的费用,带来更高的效率。”
以上就是创新工场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在8月15日在“明道取势 诺亚财富领军者线上峰会”中,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。
据悉,此次峰会云集国内外经济、金融、投资等诸多领域权威专家、大佬共聚一堂,聚焦未来十年财富管理发展及资产配置新机遇,助力投资人洞悉市场、回归本源、深耕能力,开启新时代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新篇章。
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以“AI 赋能重构中国经济”为主旨作出分享,聚焦中国经济未来可能出现的由AI赋能的投资机会。
(李开复,创新工场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。专注于科技创新型的投资理念与最前沿的技术趋势,创新工场已投资逾350个创业项目,管理总额约150亿人民币的双币基金。)
新冠疫情加速全球线上化、自动化进程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,迅速席卷全球。“疫情虽然是人类很大的灾难,但它也给全世界尤其是中国留下了很多机会。” 在李开复看来,过去这几个月疫情一度迫使人们的居家时间变长,并开始更多地从线下转向线上。全球线上化自动化因为疫情加速实现,并且会给人们带来永久性生活改变。 全民线上化时代已经来临。数据显示,疫情以来截至2020年3月,视频工具用户规模同比增长 169.5%;办公类app的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达2059%;K12教育类app的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 230%。 新冠疫情凸显数码科技的重要性 对此,李开复指出,“线上化会产生海量数据,就会为AI+自动化提供机会,从而提升工作效率,把无序的变成有序的,以前需要花很高人力成本完成的都可以借由自动化实现,比如无接触物流、自动化仓储的涌现。AI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更高的效率。” AI 赋能将穿透各行各业,以技术重构商业价值创造 在过去的十年中,中国的GDP翻了3倍,凭借着人工红利占据了“世界工厂”的地位。但随着人力成本的激增,如何依靠智能化、云端化、数据化、自动化提升效率是中国跃迁至下一个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。 在这个过程中,李开复认为最大的投资机会可能不仅仅在社交媒体、电商支付、出行等领域,更多的会在企业服务、工业、供应链、物流、医疗等领域。 而最能为这些行业赋能的技术就是人工智能。不同于过去AI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,现如今AI工程师数量增长迅速。李开复表示,“我们现在一个暑假就能训练600个AI工程师,阿里、腾讯、百度、头条能够训练的更多,所以国内其实不欠缺AI工程师,问题是这些工程师都想去腾讯、百度或或是创新工场,他们并不想去真正具有落地场景价值的企业。” 而AI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正是现有体量庞大的传统行业及公司,李开复进一步举例说,“假设一家公司有10亿的年收入,AI帮它再增加5%,价值就很显著。” 因此未来能够掌握AI赋能机会的一定是一个懂传统行业同时又有人工智能的公司。 普华永道之前的分析指出,人工智能会给全球带来15.7万亿美元的市场,但是拆分来看,15.7万亿不是来自于15,700个人工智能独角兽,而是来自于它们给各种传统行业3%、5%、10%的价值提升。人工智能公司和传统企业联手将创造出巨大的价值。 从上图可以看到,AI的价值分别体现在诸如信息通信、制造、金融服务、运输存储、医疗等传统行业。目前,传统行业AI的渗透率尚不足5%,未来这一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投资机会。 AI 赋能将穿透各行各业,以技术重构商业价值创造 对于如何将AI赋能做好,李开复提出了以下4个秘诀: 第一、AI要和现有大体量的产业进行合作,这些产业已经积累了大规模数据,为 AI嵌入提供了充足的燃料,尤其是那些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领军行业,简单提升即可创造巨大价值; 第二、对于积淀深,门槛高的行业,AI公司不要试图去颠覆。现今,AI的门槛正在不断降低,而大型行业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积累,行业门槛则相对更高。通过AI 提效增量,比 AI颠覆传统行业难度更低; 第三、寻找能够带动整个技术升级的领军行业,通过AI赋能帮助它们做大做强,形成规模化优势,AI带来的技术变革将牵动行业垂类整体生态链价值的提升; 第四、要清晰地认识到AI标准化、平台化时代尚未到来。尽管大家都想做标准化产品,像Office一样可以卖到很多公司去,但由于行业转型需求各异,今天的AI产品还是以定制化为主,未来需要逐渐去沉淀出标准。 对于AI赋能产业所能创造的价值,李开复认为主要有四种方式。第一种就是降本提效,即帮助每个员工做出更多的东西,或取代员工的部分工作,尤其是重复性工作。第二种是在不改变公司流程的基础上,在某一个环节上创造价值。第三种是把公司整个流程智能化,这样就能像滚雪球一样滚大。最后一种是最难的,就是颠覆并重构整个行业规则,目前这种方式是比较少见的。 总体来看,中国经济发展至今,下一阶段最大的挑战在于效率不够高,但好在数字化、IT化、云端化都在快速推进,在新基建的基础上,特别适合拥抱新技术,尤其是通过人工智能的叠加将形成“特效药”,在一些特殊的传统领域里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,同时能够节省更多的费用,带来更高的效率。